「随笔」间隔复习 VS 按需学习,查漏补缺
前言
这次日语学习的破局,我把当成是一次第二语言学习的社会实践。所以,我需要相对准确和客观地记录一些关键节点,方法的转变,具体转变的方式等,以求找到某种第二语言之后,相对共通性的东西,以指导我后续对于其他语言的学习。显而易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的世界格局的变迁,英语是必不可少,德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备选能力。无论怎样,我不能稀里糊涂地就把日语学会了。
起因
我不会把关注点放到 “间隔复习” 本身的好坏上。因为这完全没有意义。这就像:如果你着急赶飞机,你真正需要关心的哪种交通方式,能确保你更准时地到达机场,而不是去和人争辩是公交好,还是地铁好,还是自驾更舒服。简言之,我核心的考虑是:如何能完成既定的目标。即:我关注的是目标的完成方式,目标本身的合理性,目标本身实现的可能性。我虽然在过往的目标中,盛赞间隔复习,但是我认为我算不上间隔复习的铁杆粉丝。它对我而言,只是当某个特定时刻,在我拥有特定认知的前提下,被认为有更高的概率来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方法,仅此而已。从始至终,我关注的始终是目标本身的完成情况。
我有一个 Check 点 – “2024/7/1 听力:能否准确听懂日常对话? ”。为了尽可能地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尽可能尝试更多的方法。 我不会等待奇迹降临。而且我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一个方法,第一天没用,那估计可能真的没用;如果第一周还没显著的效果,那应该认真考虑换方法了。
基于特定间隔,重复无字幕刷日剧,确实对听力,提升很多。但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迫切问题:词汇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能听懂的内容。说实话,多次刷之后,我相信 40% 以上的内容,我是能相对无压力的听懂的。但是,和人沟通时,这远远不够。就像我使用汉语沟通时一样,一字之差,可能就千差万别。而且,在真实的场景中,不太复杂的场景中,如果别人说一遍,你无法准确理解,对方会认为你协作能力太差 — 因为你的同事,不需要为你的语言能力买单,他们需要的高效地协作,高效地完成工作,高效地配合。
也就是,我需要尽可能提高对日语词汇的熟悉度。我第一想到的,肯定就是先把 JLPT 词汇刷一遍。我的速度不快,大约 20词/0.5小时,即:40词/1小时。当 N5之后,我不太熟悉的词,越来越多时,这个速度,我认为会进一步降低到 30词/小时,考虑到各种因素吧,我还是假定速度恒定为 40词/小时。 JLPT 核心词汇约 7600 词。基于间隔复习,按照我设计的策略,最理想的情况下,实际的工作量应该是: 7600 * 6 = 45600。其中的6表示:1个新学阶段+5次间隔复习阶段。如此,对应的时间成本就是 45600 / 40 = 1140 小时。我相对奋斗点,每天背3小时吧,也需要 1140 / 3 = 380天。那也是一年之后了。说实话,这很扯淡。
是的。这非常扯淡。我的日语学习Check节点,迫在眉睫,而基于间隔复习,需要一年多之后,才能看到完整的效果。这肯定是不合理的。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如果不是单词的数量如此大,大大放大了间隔复习的局限性,我可能还不会认真思考 “间隔复习” 到底算不算 合适的学习方法。但是现在,我要很认真的思考和权衡。
我其实有点困惑。我确信,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需要找出来。不然,在学习方法层面,我可能会重复陷入同一个陷阱。
具体的分析
首先,我必须跳出 “间隔复习” 的思维模式中。按照 “间隔复习” 的测算,一年记忆8000词,似乎也不算一个离谱的时间;但是稍微参加国考试的人都知道,这个周期,是很滑稽的。
我需要把关注点,聚焦在目标本身。7/1 要想听力显著提升,单词和语法是绕不开的。所以,我定下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目标:5/15 熟悉 JLPT 7600 核心词汇。目标本身,乍一听似乎有些过于冒进。但是,当我跳出 “间隔复习”,跳出无休止的 “卡片思维”,努力寻找完成特定目标的可能性时,我认为,这是一个不算太难的目标。因为 “熟悉” 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一个 程度 的问题。
这是一个有趣的思路。一个你不太熟的词,和一个你压根没听过的词;在无字幕的日语场景中,如果句子中出现这个词的话,肯定前者更可能被大脑辨识出来。
所以,在词汇方面,我真正应该关注的问题,应该是:
- 在 某月/某日,当下的单词熟悉度,是否足够满足某种既定的需要?
- 如果不满足,有没有效率更高的,提升熟练度的方法?
这个思路,和 “间隔复习” , 有一种看似微妙,但是有根本区别上的差异:
- “间隔复习” 关注的是:有没有完成记忆任务,有没有忘记。
- 基于特定目标的记忆,关注的是:特定时间时间的熟悉度,是不是够用。
所以,我后续的思路是:
graph TD
plan[确定check节点:XX月XX日]
-->
do[战!努力尝试不同方法,尽可能快地从各个方面提升不同层面的熟练度]
-->
target[XX月XX日:词汇熟练度是否满足需要?];
target-- YES --> next[基于目标,确定下一个待攻破的点];
target -- NO --> plan;
关于间隔复习,更进一步的辨析:
我在很小心地斟酌文章的题目。我怕给人不合适的某种误导。
好吧。太晚了。我要赶紧睡。我概要梳理下我的核心观点:
- 把关注点重新放到 既定的学习目标上,而不是放到间隔复习上。
- 允许失败,接受失败,根据效果,及时调整策略。
- 正式客观的时间压力和限制,主动寻找有可能完成既定目标的方法。如果事情对你很重要,你应该努力去寻找把事情做成的某种可能性。
- 间隔复习,灵活性太差。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你不熟悉的事,我建议你慎用间隔复习,而是应该使用更简单直接的方法,尽可能快地快速汲取新知识,以求尽快有一个整体的理解。以我背单词为例,我先后发现 google tts 的连读,不太符合预期;换成 azure tts,又发现 重音不太准确。如果按照间隔复习的思路,严格意义上,我应该重新基于最新的认识,重新学习?还是将错就错,以前的就先不管了?– 这还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我遇到的问题的多样性,要比这更多。
- 间隔复习,没有考虑到其他场景下的被动复习。一个知识或技能,当掌握了基础的熟练度后,应该能融于日常生活。即:我们应该优先学习自己能用到的东西,然后尽快真正用起来。在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查漏补缺;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学习层面。
- 某种意义上,间隔复习,违背大脑的天性。我认为:我们应该尊重大脑,不要强迫它熟练记忆一堆并不太着急使用的技能。人的大脑,脑力是有上限的。当对足够多的内容使用间隔复习后,我认为可能会出现主观上的脑力的 “下降”。这有点像:在最开始的阶段,同等配置的 Android 手机,总是感觉比 iPhone 卡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iPhone 只允许一个应用真正停留在前台。在会导致切换到其他应用时,会有一段可能不宜察觉的延迟,也会让应用的开发引入轻微的复杂性,但能保证:当前在用的应用,总能发挥手机的最大性能。
后续的打算:按需学习,查漏补缺
我的打算,就像这个小节的标题一样。我没有太多第二语言的成功经验,但是关于编程语言的快速学习和使用上,我几乎一直是采用的类似思路。以 tailwindcss 的应用为例,我描述下核心要点吧:
- 首先,确定要做的事:需要一个 web css 框架。
- 然后调研可能的方案,确定最合适的:tailwindcss 现在占有率很高。
- 先跑起来:跑通 tailwindcss 的hello world。==》 这一步对应我前面描述的:熟练度的最低要求。对应到语言学习上,我认为这可能对应 “听懂” 这一层吧,我不太确定。
- 快速浏览下文档,知道大概能做什么:对标间隔复习,这一步差异很大。这一步不强调对每个细节的全面学习和熟练掌握。
- 用起来,根据需要查漏补缺。比如:要设置字号,就去看字号相关的文档。同时顺便略微多扩展一点同一个页面的其他内容。这有点像我前面描述的 “按需学习” 或者说 “自然被动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