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map

背景

春节没有顾得上回国。所以前一段又回国了一段时间。回国期间,几乎没有怎么听日语相关的音频素材。重新回到日本时,对日语变得非常陌生。甚至连买咖啡时,简单的 お砂糖が大丈夫ですか 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大脑显得异常迟钝。恰逢又接连听到不同的人决意离开日本的消息,再加上网上各种炫耀自己日语进步飞快的推友所引起的焦虑,真的让人有一种很严重的挫败感。

那是一种很深刻的迷茫和彷徨。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我暂时找不到可靠的逐步可视化度量的方法。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人。我可以接受低成本尝试一些可能有效的方法。但是如果一直无法获得可持续的收益,同时也无法从理论上论证某种方法的可行性,那大概率就要放弃这个路径。

所以,我前几天在很认真地考虑是不是要放弃 每日的日语音频素材的 输入。语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机制。我不确定沉浸式的音频输入,是否真的有效果。

我真的是一个奇怪的人。如果我找不到可靠的理论依据,那大概率不会继续去坚持。

转机

我前几天注册了一个 Reddit 账户。当然,注册 Reddit 本意其实也不是为了学日语。但是上面的一个关于日语能力提升顺序的帖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是一篇讨论日语能力提升顺序的帖子。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听力是最先快速提升的,进而才有了其他能力的提升。

乍一听,也符合常理。但是我当时是非常震撼的。因为,在我的认知,或者说我接触的信息里,更推崇的理念是:多说,多听,以 “说” 促进 “听”。基于我过往接触的信息,更可能是 “说” 的能力的提升,要先于 “听”,至少是同步提升。

这是一个十分细微,但可能很重要的差异。我开始重新回忆过往那些分享自己成功经验的网友。我试着回忆他们的日语进阶之路。抛开部分故意制造焦虑,进而引流卖日语课的KOL不谈,相当多的小UP主的经历分享,应该是有相当高的可信度的。

他们会提到一些看似不同,但是可能本质上都有联系的经历。比如:便利店打工,和日本同事一起逛街;学校里,和中国同学一起练习对话;国内考完N2/N1,初来日本一句话听不懂,但是经常去居酒屋,6个月之后,就能流利地和日本人闲聊。

他们的经历中,其实同时涉及到了 “听” 和 “说” 两个环节。以往,我更多的是关注他们 “说” 的部分。这可能导致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们的经历,某种程度上,我是没法复制的。比如:我拿的是工作签证,是不能去便利店做兼职的。

但是,如果 “听力” 是先于 “口语表达” 更早地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那有没有可能可以独立练习 “听力”?这个问题,对于我非常重要。我现在如果要转职以日语为工作语言的会社,其实核心限制是 “听”。如果我能听懂对方说的话,我相信自己可以基于既有的不太“高级”的语法,就能把对方的疑问解释清楚。因为表达能力,其实和语法的高级程度,没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我大胆推测:其实,这些日语进步快的人,更可能的原因是,因为要说,进而被动接触了更多 “听” 的场景。本质上,更可能也是 “听” 的能力,来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后,“说” 的能力,才有了提升。当然,“听力” 能力的衡量,相对是客观的,因为大脑可以准确做出是否能 “听懂” 的判断。但是他们关于自己 “口语” 能力的表述,我相信是有一定的主观放大的成分的。6个月时间,不可能让人的口语能力,有十分显著的进步;或者说:他们自认为的口语能力,在母语者的视角,其实是相当一般,甚至略显幼稚或怪异的。就像我以前提到的,那些长期在中国生活,自认为自己汉语很地道的外国人,他们说的中国话,也仅仅能算得上 “勉勉强强”。

可能的原理:听力系统具有自主升级的能力

我原来认为,我学习到 Level X,我的听力水平就来到 Level X。尽管这很明显不是事实,但是我的行动确实是基于这个来规划的。不然,我怎么会想着尽可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时间呢?!

现在,我更倾向于认为:听力系统具有自主升级的能力,而且自主升级的速度,是完全有可能人为干涉来快速提升的。

基于博客最前面我画的最简化的听力系统自主升级的原理图,我简要描述下我的想法:

  • 基于学习,不论是语法,词汇,特定词组的发音,确实能提升我们的听力能力。假设,此时我们的听力系统是 1.0 版本。
  • 听力系统,最合性的功能是对真实世界中各种声音的辨识。听力系统本身,能自己判断是否真正听懂了某一段时间,即使这个声音和已知的任何声音都不完全一致。
  • 下面就是魔法时刻。当听力系统确认自己听懂某个声音后,它应该会进一步分析,找出这段声音与已知声音和信息的差异。新找出的差异,会作为既有听力系统的补充。此时,我们可以认为自己的听力系统来到了 1.0.1 版本。
  • 后续将有 新版1.0.1 的听力系统 来接管后续的声音输入。
  • 如此,即使没有任何新的 “学习活动”,听力系统也能自主进化。

更进一步的补充:有哪些因素会影响 “听力系统” 听懂某个声音的概率?

是的。我用的是 “概率”。你能听懂一句话,本质上,不是简单的 “能听懂” 和 “不能听懂”, 而是有多大的 “概率” 能听懂。基于 “概率” 思维,会更容易解释我提出的这个观点。

关于 “听懂,本质上只是一种概率”这个话题,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走到大街上,突然听到有一个声音好像在喊你的名字。你回头望去,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认识的人。根据音色仔细变化,结果发现可能只是两个人在愉快的谈论一件和你没有任何关联的事,只是其中的某个词很像你的名字。此处,就是 “概率”,你认为你听懂了,但是我们认为的情况,此时并不符合事实。当然,这也意味着,听力系统的自主升级,也有可能会发生错误记忆或者错误升级的情况。比如你可能和一个日语不太好的人,学了太多非常不正确的发音,可能会让你后续无法辨识更大众化的母语者的发音。

基于 “概率” 理论,有几个问题,想简单补充下:

  • 是否有必要 “学习” 新的语法,单词,影子跟读新的母语者发音短句?
    • 有必要。这会帮助听力系统更快地积累,更快地升级。当然,肯定是有上限的。这里应该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观测和研究,可惜我现在不是语言学家。
  • 为何长时间不接触某个语言后,对应的听力系统,似乎反应变慢了?
    • 这说明 “时间” 本身,会影响听力系统。在我画的简化模型之外,听力系统本身的演进,应该有更复杂的机制。比如:它可能会把更常用的声音,放到更优先的位置,给与更高的权重。这有点像计算机,把经常用的数据放到内存,保证系统性能;把不常用的数据,存储到磁盘,虽然不至于丢失数据,但是尝试读取时,会相对慢很多。– 一个很有趣的类比。
  • 更多的日语音频的输入,是否一定能提升日语听力,促进系统升级?
    • 越多,通常越好。但是应该有某种收益曲线的。当达到一定程度上,收益可能会越来越小。但是具体的阈值,我没法准确描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基于“学习” 的听力系统的升级,和基于真实世界的声音输入进而触发的听力系统的自主升级,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音频App的学习前,我也尝试过每天看日剧,但是收效甚微。我曾经一段时间仅进行音频App的学习,似乎听力,也并没有随着学的更多,而更快的进步。有一种微妙的平衡。我不确定准确的时间比例应该是怎样的。但是仅仅是定性的分析,就已经非常有价值了。
  • 有时候会突然听懂某句话,但是当我耐心专注听时,反倒听不懂太多,为什么?
    • 本质上,还是概率。概率本身,可能会受到 “注意力” 的影响,但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即:我们专心听一个声音,和我们边干其他的边听音频,可能能听懂的概率,是相差不大的。基于此,可以假定大脑每次在听到一个声音时,都要投掷一次筛子。点数大于需要的概率值,就听懂了;小于,就听不懂。这可能和听懂的素材本身,并无大的关系。或者说:基于不同的素材组合,可能需要的概率值是不同的。后一种假定,更有趣,更符合实际情况。

后续的打算

  • 以 “听力” 练习为主。因为听力练习,只涉及声音输入,相对可控, 进而理论上是可以相对加速这个过程的。Netflix上有足够数量的高质量的日语母语者拍摄的日剧。

  • 音频输入,采取 “全天沉浸式输入”的策略。只要有时间,就带上耳机。当然,考虑到耳部的压力,会左右耳交替听。

  • 适当记忆单词。这次,不是为了考JLPT。单纯是为了听力系统的升级。

小结: 我为什么如此关心日语学习的学习方法论?

因为这对我很重要。如果我能找到语言学习更通用,更一般性的学习方法,学习路径,并且有一种可靠的度量方式,能相对准确地预测不同时间的学习效果,那我将真正实现 “语言自由”。作为一个中文母语者,我非常喜欢自己的语言。但是,我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现在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精力在日语上。这让我,某种程度上,很窘迫–因为我无法可靠地预测究竟要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我未来几年的规划,充满了某种不可预测性。我希望,类似因为语言隔阂引起的窘迫,只出现这一次。世界很大,我其实很想将来能去更多的国家转转的。如果我将来打算在其他国家生活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我将又一次面对 “语言学习” 的问题。我希望那个时候,自己能足够从容和可靠地应对。

第二语言,最多只能带给我一次真正的“挫折”!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