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试图通过提升词汇量来提升听力时,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

我尝试记忆了N5的词汇,但是听力,似乎并没有显著的提高。有可能是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不是那种看不见效益,就靠着信仰下重注的人。

我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如果一个方法,一天内不生效,大概率1周也没效果;如果1周没效果,大概率1个月也不会有啥反应。

我相信大脑的直觉。我的大脑对这种尝试通过批量记忆单词来提升听力的方式,非常排斥。不仅仅是枯燥那么简单。而且我也意识到,即使从逻辑上,这种说法,也说不通。

一个和编程学习简单的类比:你有可能通过背诵 某个编程框架 的 API 表,来熟练掌握一个编程库吗?显而易见,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想掌握一个编程库,第一步是要先明确它尝试解决的问题;然后去对比下它使用的解决方案和其他编程库的核心差异;最后才是尝试去大致看下 API,而最后一步往往是最不重要的。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不易被察觉的差异:我是基于一个编程库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推测它应该有某种 API;而不是基于 API 来逐渐确认这个编程库的功能。这里的核心差异是:我对编程库的深入理解,是源于我对原始问题本身的深入认识,而不是因为我对这个库的API的使用有多熟练。

我在不停地推演可能的学习策略。我也在努力地回顾那些让自己的大脑感知到确实进步的特定时刻,可能正在在发挥作用的因素。

这个过程依然有些跳跃,我甚至都不确定,它是不是真的是我思考出来的结果,还是大脑直接告诉我的答案。

无论如何,目前的结果就是:我后续需要面向场景学习。我需要保证我学的某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是对于这个场景是有意义的。

“面向场景学习日语” 的完整表述

  • 选择一个真实的迫切的场景。我选择的是:工作相关的场景为主。当然,广义上的工作,其实涵盖的主题非常广泛,比如:面试相关,技术难点的讨论,日常工作对话,职场礼仪等。

  • 主动放弃和主场景无关的单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在尝试记忆 JLPT 的词汇;但是因为量太大,我必须取舍。有取舍,就需要有个标准。显然易见,在不同场景下,不同的词的使用频率是有差异的。

  • 将有价值的语法和单词,重组为和场景密切相关的句子。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现在无法准确估算,我需要积累多少词汇,语法,才能熟练驾驭工作场景;但是我至少可以确保,每学一个词汇,每搞懂一个语法,我对工作场景的日语技能,就多了一分。

  • 一种表达,只熟练记忆一种最常见,或者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这里其实借鉴了 Python 的语言哲学 “用一种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我认可这个说法。使用自己的母语时,我也有类似的偏好。而这些精心选择的表达方式,都将成为我独特语言标记的一部分。

  • 持续学习,动态更新。这不是场面话。第二语言的学习,应该始终持续。并且,如果有了更好的,自己更喜欢,或者相对更地道或者更准确的表达时,要及时更新自己的 “日语表达库”。

  • 保持必要的熟练度。这里,我会继续使用 “间隔复习” 的策略。但是,现在的 “间隔复习” 将是一种广义上的,为目标服务的, 以提升特定场景下特定能力的 “复习”。无论如何,熟练度,总是必须的。更高的熟练度本身,就能给人更多的自信。

有关于 “大脑记忆” 的几个比喻

brain_world

  • 将大脑产生的想法,比作 “水”;将对外的想法输出比作“河流”;将外部世界比作 “大海”。
  • 独立记忆的单词,就像在 “水源” 和 “大海” 之间,随机挖的坑,偶尔可能有用,但是大部分的水坑,都注定是没有意义的。
  • 独立记忆的随机的各种句子,就好像一段随机分布在的河道,因为没有可靠地和 “水源” 与 “大海” 连接,所以大部分随机学到的句子,注定也是无用的。
  • 基于场景记忆的句子,就像一个能准确连接 “水源” 和 “大海” 的有意义的航道。
  • 即使都是基于场景,不同的句子,也会有优劣之分。即:有些句子,因为各种原因,能更准确地传递思想和表达观点。
  • “水源” 和 “大海” 之间的有效通道越多,理论上,大脑的表达能力,就越强。
  • 大脑的 RAM 是有上限的。这就导致,大脑必然只会优先保持 有效航道通路的熟练度。即:大部分随机的单词和句子,无论采用任何方法,常用来看,都是必须被遗忘的。不然,大脑会陷入过载的状态,导致无法快速处理其他核心任务。这也是我打算退出狭义 “间隔复习” 的考量之一。

核心猜想:“场景” 能力平移理论

基于我的上图的比喻和已有的体验,我认为:当大脑能更深刻地在某一场景下理解某个句子的内涵时,大脑是能自动将这个句子,应用于其他场景的。

这是一个推测。如果是编程相关的,我有足够多的实例。通常来说,如果一个攻城狮能独立解决难度为 S 级的问题,那可以合理推测,类似难度的问题,他都能独立解决。

但是,始终是猜想。我需要认真关注下。我暂时主要以工作场景为主要的组织句子的场景。如果后续发现 “场景” 之间,大脑无法租到快速自动复用和类比使用时,我可能会同时关注多个场景,各自针对性地练习。

如果,如果我的猜测是对的,那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说,在经常和日本人喝酒之后,日语能力提高了。按照我原来的理解,闲聊,应该就只是闲聊;应该不会对工作场景,有太大的提升。但是,如果大脑本身具有自动类比的特性,那一切就说的通了。我不确定。或许真的是这样。

小感:让你放弃目标的方法,肯定不是好方法

我知道关于第二语言,有许多人,在刻意贩卖焦虑。焦虑的尽头,就是买他们的课程。

无论如何,如果有一天,仅仅是因为某个方法没有让你获得预期的提升,导致你主动放弃第二语言的学习的话,或许,你可以大胆假设:是方法本身有问题,而不是你实践的不得当。

第二语言的学习,以及对于第二语言的研究,都是很复杂的问题。那些卖课的 UP 住,可能并不清楚自己语言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可能真的只是运气好。运气这种东西,是没法传递的。

无论如何,我的场景学习法,至少在理论上,是说的通的。而且可以保证:学一点,能力就提升一点。有个词,叫 “量变引起质变”。我期望过几个月,我能较为准确地,通过某种方式来较为准确地描述 “量变” 到 “质变” 大致需要积累到什么程度。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