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我对于自己日语听说能力上限的合理预测
前言
随着日语学习的推进和深入,我越来越能发现很多和编程语言学习的一些共性。
在处理编程类问题时,有一个非常特殊的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就是:当某个问题出现时,工程师需要先合理预测,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导致能解决到什么程度。
比如我处理过的一个图片合成视频的问题。初始大约需要几分钟,后续优化到十几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调研了其他产品类似的功能,既然大家都能将时间控制在 “秒” 这个量级,那说明方法肯定不算太难,进而坚定了我继续寻找可能的优化的信心和决心。
所在,在处理问题时,先能大致根据某些数据,大致预估下问题的可能的边界,或许能很可靠地指导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的探寻。
基于此,同时结合我既有的已有的日语学习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我大胆做出一些合理的关于日语能力上限的一些推测。
对于我自己的日语听说能力上限的具体预测
大概率能做到的
- 日语句子级别的重音和节奏感,是可以有效的练习和提升的。
- 能听懂东京口音,正常语速的对话。
- 方法:就是无字幕看日剧。多看几遍,每次都能听懂的更多。基于此,合理推测,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应该是能几乎能听懂正常语速的东京口音的日语的。
- 特定场景,能熟练应对,准确表达。
- 方法:主要指日常对话和工作场景。后续会针对性地将学到的各种日语知识和这两个场景结合起来记忆,以求逐渐丰富在这两个场景下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不能做到的/不宜追寻的目标
- 口才好。
- 别奢望了。母语口才就不好的人,别指望第二语言能说的很6.而且,我其实觉得所谓的 “口才” 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人是用 “脑子” 来思考,不是用 “嘴巴” 。“嘴巴”,哪有什么才华可言。
- 听懂任何日语。包括日本各地的方言。
- 我曾经确实有这样的一个渴望或者说愿景。但是没多久,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我想起来了我的小时候。那个时候,我听不懂3公里外,另一个村子的娃的中国话。。。
- 接近母语者。
- 我不以这个为目标。而且,我无法准确定义这个目标的内涵。如果目标本身无法被量化,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
- 如果意味着,要完全消磨掉自己母语的口音痕迹的话,这可能很难。因为人之所以有口音,是因为这个人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口音。
- 我的普通话,肯定也不是标准的普通话,而是融入了不同的和我接触过的人的痕迹。我挺喜欢自己的口音的,因为这就是我。没有人能基于我的普通话口音准确地推测我的家乡,并不是因为我在刻意隐藏,单纯的只是因为,离家太久。。10年,真的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
- 我以自己的母语口音为荣。这意味着我的过往。我会适当注意,尽量不产生交流上的歧义。但在无关痛痒的发音细节上,我会很乐意按照汉语母语者特有的方式来发音。
- 能在任何场景下,自由应对。
- 我放弃了这个愿景。这让我想起来了第一次使用微信支付餐费的场景。那个时候,我甚至还没有微信。
- 我想说的是:没有接触过的场景,要适当更多的准备,也要允许必然会存在的挫败感。每个场景,都会有有或多或少特有的元素。要有一个正确的预期,把精力集中在最应该优先处理的场景上。
- 简言之:放弃寻找 “银弹”,耐心地根据具体的场景下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准备。
- 能听懂语速极快的对话。
- 这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目标。即使是母语,即使是均速,有些场景,我依然必须要借助字幕。
- 如果你执着于这个目标,那可以换个角度想一下:为什么国内的综艺,电视剧,默认都是带字幕的?
- 在真实的场景中,如果因为对方语速太快,导致自己听不懂,不用有任何歉意。相反,这种情况下,应该对方道歉。
- 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也是如此。说话的人,有义务让别人准确地较为容易地理解自己的意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重要的,复杂的地方,要放慢语速,甚至要辅以图表。
- 用日语思考。
- 我没法评价这个目标。我认为它很扯淡。
- 我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数量掌握多种不同技术栈和不同特点的编程语言,但是我从来不会尝试去 按某种语言 去思考。
- 思考,总是基于问题的。而对于问题的分析,总是基于逻辑的。
- 或者说:日语,本质上属于表达工具。你是没有任何可能,通过对日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思考力的。
考虑到个体差异的特殊说明
我倾向于认为我的推测,具有相当程度上的普遍适用性。但是,总有一些我可能考虑不到的因素。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可能是最重要的。
我暂时还拿不出世俗意义上的有力的佐证。但是,我还是倾向于认可我的推测,并且会针对性地做一些学习重心的调整。
无论如何,如果一个推测,真的有效,那自己的大脑应该在 1个月,1周,甚至1天内,就能感受到。如果坚持了很久,还是没有可以感知的效果,大概率要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可能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