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使用 VSCode 来作为笔记 记录软件
问题背景
我正在尝试替换掉 Notion。
在我的笔记工具中,大致有这几类角色:
- 博客文章。这一类主要作为公开的记录和分享。会相对整理下思路,使其便于阅读和理解。目前在用的 jekyll + github pages。我认为挺适合我的。这类博客,我最核心的考量是:自定义能力 + 全球可访问的速度。
- 日记类的私密文章。这一类目前主要用微软的 OneNote。因为 OneNote 可以给特定分区单独使用对立密码加锁。不过,体验一般。大致也就是个中规中矩的富文本编辑器。后续我发现我可以基于 “随笔” 类别的博客,来合理疏解心中情绪后, OneNote 事实上已经很少记录了。当然,无论如何,我认为每个人应该给自己预留一个绝对私密的空间,来在必要时,相对安全的地释放情绪的。
- 日常速记。这类文章一般不用持久保存,在完成某件事后,一般会立即删除。目前在用的是 Notion + 物理纸质笔记本。
这次选择替换掉Notion,可能的考虑:
- 数据安全性,存疑。我调试软件抓包时,意外发现 Notion 笔记是按照 Block 明文纯属的。虽然是 HTTPS 请求,但是我也很是担心,因为我没法保证自己连接的网络都是绝对安全的网络。
- 个人隐私的顾虑。当一个人使用某个软件时,一旦事情着急起来,可能就会无意中复制放入一些非常敏感或者重要的个人信息到笔记中。我对 Notion 保护隐私的意愿,技术上的实际能力,有顾虑。大型资料软件数据被攻破,算不上罕见的事。当然,谁也没法保证绝对的安全;所以我也只能选择自己相对更信赖的公司来存储一些可能包含敏感信息的数据。
- 关于 “误分享” 的担忧。我暂时没有在 Notion 里找到一个禁止分享的功能,而每篇笔记的右上角又有一个 Share 的按钮。想要隐藏那个按钮,还要开通付费版本。说实话,有点扯淡的产品策略。有这样一个升级 Feature,显而易见 Notion 的产品经理,是对用户的 “隐私顾虑” 和 “误分享的担忧”, 大概率心知肚明的。
- 尝试转换为博客文章时,无法一键转换。我的博客,不是平地起高楼,大部分是基于对我正在处理的事的一个梳理和总结。因为各种中间半成品信息在 Notion 里记录着,所以我就期望能快速地在 Notion 里直接整理好,然后一键发布到博客。但是现在做不到。我总不可能再单独写个 Notion Blog 解析器吧?有点扯淡了。现在设计到博客文章时,我必须先把 Notion 里的图片复制到 VSCode,然后改名字,改格式,然后再改下 markdown 格式里图片的链接格式。有点繁琐。我期望这个过程以后能自动化进行。
- 文字太多时,会卡顿或者失去焦点。因为定位问题时,经常要拷贝一些日志,所以这个问题,我遇到的概率还挺高的。
为什么选择 VSCode?
- 现在在 VSCode里已经可以做到 Markdown 的所见即所得编辑了。快捷键是 ctl + K V。效果如下:
- 支持 remote development。这个特性很重要。基于它,我可以把实际的笔记仓库存放到家庭网络内,而不用每个机器都下载一个副本仓库了。我这次在选择新的笔记工具时,也考虑过 obsidian;但是因为它没有直接的类似 VSCode remote development 的特性,就没有进一步体验了。
- 配色舒服。这个算不上太特殊的点。更主要的是日常编码,VSCode 用的较多,可能对它的配色和主题,相对熟悉了。
- 二次学习成本低。这个也算不上特殊的。但是只用记忆一个编辑软件的使用习惯本身,就已经算是一个优点了。如果没有非常强的特性,我估计大概率选择另一个笔记软件。
- 插件丰富。这个也很有价值。比如我这次想支持 Markdown 的 checkbox 样式,直接安装个 Markdown All in One 即可。
- 开源。这个,我认为还是挺重要的。两个功能相差不多的产品,我肯定会选择源码开放的一个。在可能涉及隐私的工具类产品的选择上,对人性抱有必要的警惕,几乎总是值得的。
- 可以较低成本实现笔记一键转博客。即:我可以在 A 仓库按照最自然的方式编辑整理好一个初版博客,然后用写好的工具脚本,自动将笔记按照 博客预期的格式来自动转换。可能要考虑的细节有:文件命名,图片放置,图片自动转 webp 小图片,图片路径替换等。我现在还没有写这个脚本,写好之后,每篇笔记,至少能节省我20分钟时间。说实话,当图片较多时,真的挺繁琐的;这导致我一度想偷懒尽量少用图片,但是某些地方,单靠文字,会很不直观。
- 与 Github 很好集成,可以直接用 git 操作提交自己的笔记。这个大家都能预想到,但是真的很方便。我认为要比那些网盘所给与的可掌控感,更强了。同时,因为是基于 git 的,如果以后万一想恢复哪个版本的笔记,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不想某些笔记软件,看个历史版本,还要收费,而且你还不知道它对“版本” 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另一个信息: Github 私有仓库,现在已经免费了。这意味着,你现在可以零成本拥有这个牛到爆炸的笔记解决方案了。
- 安全。实际的笔记本地Git仓库,位于家庭网络后面。同时实际能和github仓库同步的,事实上只有这一处节点。如果我在外部想要访问家庭网络,就必须开启 CloudFlare 的Zero Trust。简言之:已经从流程上规避了不安全网络潜在的攻击的可能。
- 与其他自用服务的,更进一步深度结合的可能性。比如:为了防止笔记忘了提交,我可以每天让 jenkins 固定检测,帮我提交下。当然,这个大概率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我再 Github 里有随手小粒度提交的习惯。
几个关于记笔记的小想法
不构成实际的建议,纯粹是一个自身的习惯。每个习惯,后面都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发挥作用,所以不一定具有普遍使用性。所以,我在此简要分享下,仅供参考:
-
手边,最好放着笔和本。真的不一样。那种体验真的不一样的。心里有想法,提起笔,立马就写出来。不用考虑格式,不用打开任何工具。那种纸质本上,大脑随心所欲的感觉,我至今没有在任何笔记软件上有过。我现在手头的笔记,已经上升到A4纸张大小的本子了。爽!大本,用着真TM爽!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哈哈哈!
-
像使用物理笔记本那样,保持1级层级,不要笔记嵌套笔记。笔记嵌套笔记,后续要看时,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自己要找的东西。我刚开始用 Notion 时,真的各种笔记层级,一层又一层;甚至笔记内部还有可以打开折叠的代码块。但是,真的没有用。后来,我宁愿在纸质本上记录,也不想在 Notion 上记录。因为我知道,记录了,大概率时没法快速找到的。后来,当我意识到是笔记层级导致的问题后,就有意保持,尽量不笔记嵌套,现在好多了。大家可以试着像使用物理本子那样,来使用笔记软件。有新想法了,物理本上,大家大概率会选择翻页记录;电子笔记软件上,对应也可以完全新建一个平级的笔记,来继续记录新的想法。不用太纠结后期不好找。因为:真正重要的笔记,更尽快立即整理;而不是等后续用的时候,再回头找。
-
及时整理。每个人整理后的产出不太一样。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篇博客,也可能是一个工具脚本。对于我自己来说,我现在其实翻阅自己博客的次数,要比翻阅笔记的次数要多很多。因为我记录博客时,技术类的博客,一般相对严谨,同时会尽可能全面的提供相关的上下文。这样,我真正想要找什么东西时,如果自己写过类似的博文,我更倾向于先看看当时博文里有没有相关的可用信息的记载。
-
分享,可能是必要的。我现在下这个结论,可能还是有点草率。但是,自动我开始高密度写博客文章后,确实有些不一样的事情在发生。我举几个具体的例子。纯粹是自己的亲身体验:
- 有动力去尝试解决一些略复杂,但是也可以不解决的事。事情解决后,确实给我带来了不一样的生活品质的提升。比如 「速记」兼容Windows和Linux系统,将本地公钥添加到远端Linux服务器,以支持公钥自动登录 这篇,解开了我一直一来的一个困惑,同时也找到了一个相对统计的解决方法。我相信自己以后遇到公钥提交的问题,肯定会优先参考我这篇博客的。
- 情绪,相对更稳定了。这个可能要因人而异了。我自己,其实有点多愁善感,属于情绪比较多,性格又内向的人。同时,我也是自诩是一个 文明人,几乎不可能会和人开口对骂,反而更可能让事情相对体验的先推进着,尽量避免一些可能的误会。但是这会导致偶尔会有点郁闷,因为有些人真的很操蛋。写博客来分享情绪,自己会相对更理性和客观,能相对准确地找到触发自己情绪变化的点,进而进一步分析,同时找到后续可能的应对策略。当然,这一点,可能不适合作为一个合适的建议。涉及到情绪体验时,我认为:你应该首先保护好自己的隐私,然后找一个安全的地方,使用一个相对合理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因为人和人之间,有时候确实有可能会有 “误会” 的;过于情绪化的表达,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事情朝着自己预想之外的方向发展。
- 许多琐事,彷佛都有了 “意义”。我不确定该如何表达,但是我真心建议你来试一试。就比如你正在看到的这篇文章,我其实有点纠结要不要来这样一个技术性不太强的文章。但是我还是决定写一写。我相信,可能会给某个人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当然,我其实想表达的是:一旦想到自己可能会给当前正在做的事写一篇博客,自己做事时,可能会更有动力,不仅做成,更要做好。还是有点 “抽象” 了。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大概率是能理解我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