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记」严肃文!被 6207 人轻易冲垮的在日华人派遣业,不再是合格的赴日保底安全港
前言
这是一篇略显严肃和正式的文章。但是我现在主要精力也不是放在这一块,所以不会去严格地进一步论证。我会贴出我得出这一结论的数据依据的来源和我的快速分析方法。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正在不同国家家抉择,并且日本不是你唯一的选择的话,或许会对你有一定的帮助。
事件背景
现在的时间节点是 2024 年3月左右。整个2023年,我看到许多不同的人都反馈说: 根据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来自自己公司同事的反馈:现在的派遣工作的新现场,非常不好找。如果有,就不要动。
他们反馈的信息,我当时并没有严格求证。当时的我,还在苦逼地研究怎么用 VBA 处理 excel 数据。
昨天我突发奇想:2023年,到底来了多少人?怎么会一个行业,会如此快速地饱和?
因为我市役所每月都会给我家 “免费” 送报纸 –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报纸,投递到信箱的那种 —想不到吧。。日本的信箱,还在使用,并且是十分重要的通信手段。报纸上,本身都是一些关于本地的各种政策,活动。另外,上面也会写每个月本市的人口变化,人口中男女比例,家族数,不同国家外国人的数量等。
所以,我在想:日本政府本身,有没有可能,也在某个地方,公开了关于工作签证签发数量的统计数据?
简单Google了下,没找到合适的数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直接去 “入管局” 官网,凭借我的汉字Buff,找到 “统计” 一栏。竟然还真有相关的数据。每6个月一汇总。并且会根据国家,签证类型甚至性别和年龄等,很详细地归类出来。
分析方法
时间节点
我主要关注的在日华人的IT派遣行业。所以,我着重分析 “2022年6月”,“2022年12月”,“2023年6月” 三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
“2022年6月”: 可以认为是疫情引起的锁国政策结束前的在日华人的数量。我把它当作存量数据。
-
“2022年12月”:锁国政策初步结束。这个数据,更多的是参考价值。因为此时中国国内初步放开,考虑到签证申请本身的周期,可能无法反应预期赴日的人员数量。更多的是已有签证人员的往来。顺便说一句,这个时刻的派遣现场,根据我的感知,是相对容易的。
-
“2023年6月”:目前为止看到的最新的一份统计数据。刚好也大致是反馈现场难找的一个时间点。大致重合吧。2023年下半年我已经听到有人决意离开日本的消息了。所以准确的 “现场难找” 的时间,我不是非常确定。
具体的数据类型
-
国籍方面,仅关注中国籍。其他国籍也有。但是不同国家的人,赴日之后,工作类型的选择,似乎倾向有较大区别。在日华人派遣,某种程度上,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华人专属的圈子。当然,也仅是感觉。我来日本时间太短,只能基于所见做出定性的判断。
-
在留资格,仅关注 “16:技術・人文知識・国際業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日本 工作签证。严格意义上,只有持有这个签证的,才更可能从事 IT 派遣行业。当然,永驻或者高度人才也可以;但是因为后两者肯定属于在日华人的“存量”数据,不会成为冲击IT派遣就业情况的因素,所以不做考虑。
-
地域上,仅关注日本关东地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一都三県”, 具体指:埼玉県、千葉県、東京都、神奈川県。我居住在 关东,所以更多的关注这里。大阪地区,据说工作机会也不少,有需要的可以自行分析。之所以能根据地域区分,是因为日本有一个 “住民登记” 制度,外国人来到日本之后,必须在14天内,到所居住地区的 役所 进行登记;而且,每个人最多只会有一个 住民登记的地址 – 因为要交住民税的,每年1月1号,登记在哪,就要往那里交住民税。
分析策略
没啥特殊的。也就看看数量的变化。看看有没有人明显的特征。
“一都三県”,中国籍工签人数的数据特征
我只关注我需要的数据。几个有意思的数据特征:
-
人数要远少于我的预期。截止2023年6月底,居住在 埼玉県、千葉県、東京都、神奈川県的持有 “16:技術・人文知識・国際業務” 在留资格的中国籍,一共只有 64725 人。这是一个十分精确的数据。这个数据要远远小于我的心理预期。我一直以为我周边至少有几十万华人技术者的呢。我心理预期的数量,大致是 60万人这个体量。现在直接少了一个数量级。换言之,来日本之前,我的确错估了日本华人IT派遣业的体量。搞了半天,就这点人。网上天天搞得热热闹闹,整天这缺人,那缺人的;原来一共也就这点人。
-
人数增量,要远少于我的预期。2022年12月底,数量是 58518 ;2023年6月底,数量是64725。人员增量是6207,增长大约是 10%。有点扯!6207人,就让华人IT派遣,瞬间一地鸡毛。我在网上见到有人说,这是最近十年,华人IT派遣,最难找到现场的一年。进而,引起了很多矛盾。许多底线不高的派遣企业,甚至已经明确表示:如果待机,最多只会给1个月的待机费。利益之下,哪有什么情义可言。当然,我是无法接受的。基于契约的社会,不守信誉,可能会获得一时的某种优势,然后呢?估计有不少像我这样的,要么直接离开日本,要么决意以后尽快脱离。
贴几个图吧。感兴趣的可以自己下载原始 excel,进一步分析。
-
excel下载的位置标注:
-
2022年6月底的数据截图:
-
2022年12月底的数据截图:
-
2023年6月底的数据截图:
结论,或者说对我的 认知 冲击
-
华人IT派遣业的容量,比自己预想的要小了1个数量级,即只有我原本预想体量的1/10.
-
华人IT派遣业,不足以提供我需要的 “防护”。这种说法,乍一听,可能有点奇怪。我来日本前,原本想的是:反正派遣岗位多,实在没合适的,就一直做派遣业呗。辛苦点,也无所谓。但是基于数据和2023年的实际表现看:可能还不是 “辛苦” 与 “不辛苦”的问题, 而是 “有收入” 和 “没收入” 的问题。我必须考虑更坏的情况。万一某一天生活困顿,饭都吃不上了,还将 华人派遣业视作 最后的保底选择的话,就有点过于乐观了。— 因为,并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多的人员缺口呀。
-
必须更加快速和果断地离开 华人IT 派遣业。换种说法,必须尽快让自己有脱离这个行业的能力。其实,核心的也就是日语水平了。我自己虽然不喜欢和Excel打交道,但是我认为也不用过于污名化 “华人IT派遣业”。如果大家暂时只能做这个,也不用过于悲观。只要和人接触,都会有一个小的圈子;保持谦虚,待人友善,大都也是能收获善意的。–当然,不靠谱,喜欢推诿扯皮,不管去哪,大抵都应该是会被不喜欢的吧。
补充信息
-
关于日本本土企业的招聘。基于我关注的一个推友的数据,应该是人员缺口很大的。他技术和日语都不太好。但是语校毕业在即,最近几个月在疯狂投递简历500家,约面约200家,其中仅有一家是中资公司。当然,我只是想说明日本本地企业的人才缺口,是极大的。如果你的日语和技术都挺好,大抵是能很快入职的。这是一个概率与期望值的问题。只有当人才容量足够大时,一个人找工作的难度,才更可能被准确的预估。
-
关于在日华人IT派遣的招聘。我没有什么太好的渠道。我目前是在 “ijob” 和 “ujob” 上。其实能选择的,非常少。翻来覆去,也就几十家。如果再考虑公司规模等因素,真正可以考虑的,也就十几家。这里面还有些只是在打广告,或者我的日语还达不到他们会社的要求。这样的招聘和求职,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你的候选项,只有不到10个,努力不努力,其实意义不大。
-
关于公司规模这一块,可以用这个网站,输入公司名来查询。许多公司会夸大自己公司的规模和资本金。自己提前看下,至少心里有个谱。
-
后续, 可能会考虑读一个修车的专门学校。我还没想好。未来几个月,还是日语学习为主,顺便多接触下日本本土的IT会社。毕业之后,有资格证,肯定在留资格还是 “16:技術・人文知識・国際業務”。我看了一些修车专门学校的推友的说法,几乎都是直接给5年在留资格。我初始调查时,以为修车,只能走 “特定技能”,当时还是很失望的,因为 “特定技能” 几乎是不能带家属的。修车,工资不会太高,但也在 30w ~ 40w左右。可能会比 IT 累一些吧。但是,我想我会喜欢上修车的。光是想想,就有点让人兴奋。我几乎肯定不会买新车,因为投资收益太低;但是买车的人,肯定不差钱吧,潜在的赚钱的空间,或许很大的。或许未来我还会有个自己的修车店呢。不过学费有点贵,要比普通的语言学校的一类,要贵一些。我需要好好规划下。